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三章 韓國戚與趙皇親 (1)

關燈
南宋慶元六年(公元1200年)九月十七日,宋光宗駕崩,終年五十四歲。這一年是新皇帝趙擴登基後的第六年,六年的時間裏發生了很多事,讓我們回到事發前,仔細看一看。

趙擴是幸運的,太皇太後吳氏宣布垂簾聽政,任命他為皇帝,而垂簾期只有一天。當天入夜,吳氏宣布撤簾,唯一的一條政治建議是回憶。

她回憶說,孝宗趙昚去世前曾說:“宰相須是留正,不可輕易。”

一個下屬最重要的是得到上級的信任,像留正這樣,讓領導一直信任到臨死前片刻,是多麽成功啊。於是在光宗朝任相,像光宗一樣毫無建樹的留正又成了寧宗朝(趙擴)的第一位首相。

隱藏起來的首相大人被南宋官方給搜了出來,火速入朝,以便參與第二天的皇帝親政儀式。當此盛況,受此殊榮,想想之前的臨事逃跑,六十多歲的留正覺得很不好意思,前思後想,覺得一定要對新皇帝表示足夠的敬意,以及親近。

他提出了上任之後的第一個施政建議,請趙擴推恩於人,也就是施恩於趙擴在王府裏的舊日侍從近人。這麽做,可以說很乖很討喜,是留正這種讓領導念念不忘的好下屬的看家本事。可惜他沒摸準新皇帝的脈,轟然撞上了鐵板。

趙擴冷冷地說:“我還未見父母,就可以恩及下人了嗎?”

留正驟然臉紅,這在宋廷之上等同於被當眾打臉,而他這還純粹是自找的。這讓人情何以堪啊,換個稍微臉皮薄些的,恐怕會立即辭職。

留正沒有,他只是因為猝不及防才臉紅了一下,之後迅速恢覆正常,繼續揚揚得意地當他的首相。在隨後的十幾天裏,他處理的好幾件事都讓趙擴冷嘲熱諷,挑出毛病。

留正仍然不在乎,他繼續正常辦公。這有什麽啊,信不信在以後的史書裏,關於這一段,完全可以這樣解讀:新皇帝剛上任,對工作不熟悉,久經考驗的老同志不急不躁、不氣不惱,專心工作,讓國家平穩地步入了新時期。

這是正面典型!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本來留正也會成為其中一員,只是他千算萬算,再不要臉,也沒看清楚一個人的真面目,掂量出這個人的真實分量,因而陰溝裏翻船了。

韓侂胄。

韓國戚最近有點不安於位,他放著本職工作——皇家高級服務生不幹,有事沒事總去都堂轉悠,還老是在首相大人面前忽隱忽現。開始時留正沒理會,時間長了怒火陡然間升起。這是在搞什麽,俺只是逃跑了一次,回來之後威望全都丟了嗎?!

都堂成了菜市場,什麽人都能隨便進來溜達?

怒火中,他命令省吏往外趕人:“這不是知合每天往來的地方。記住自己的身份,哪裏來的哪裏去,趕快滾。”韓國戚大怒。

這些天韓侂胄本就很惱火了,政變已經成功,每個參與者都得到了好處,比如趙汝愚,據內線說這人馬上就要從西府升入東府,由武轉文,平步青雲。而他呢,還是個高級服務員!

忒煞是欺負人,難道都忘了是誰鼓動的吳太皇太後?沒有這尊神,你們能幹出什麽事!

可是……怒歸怒,他總不能硬邦邦地找上門去邀功跑官,怎麽說他也是韓琦的後人,該端著的時候還得端著!

所以他每天都去都堂轉兩圈,提醒大家他的存在,可是沒承想被留正當眾羞辱了一番。留正是吧,真當自己是三朝元老,當俺是個侍應生了……那好,就讓你長長眼,看清楚了俺到底是什麽人!

韓侂胄身為皇家高級服務員、數得著的後族成員,和大內的聯系是親密無間的,他有大把的機會零距離接近新皇帝。

如果把整個皇宮比作一個大牢房的話,韓侂胄有足夠的能力切留正的冷豬肉。

他先是小心地觀察情況,很快他清楚了趙擴非常討厭留正。這樣事情就好辦了,南宋的皇室血統很有特點,自趙構開始,每一代都非常執拗倔強,只要他們看不上,無論是誰,都別想好過。忠如岳飛,奸如湯思退,個個灰頭土臉,死相難看。

到了趙擴,這個特點照樣存在,甚至有所加強。

韓侂胄不動聲色地走近趙擴。兩者的血緣關系,加上前些天慌亂中建立起來的安全感,讓兩者非常輕松地聊了些私人話題,內容主要是新皇帝突然上任後的得失,這很容易就轉到了管理的層面上,自然而然地繞到了首相的工作上。

趙擴無法掩飾他對留正的厭惡,韓侂胄輕輕地挑撥了幾句,迅速決定了留正的命運。幾天之後,趙擴沒經過部門審批,沒走正常程序,用禦筆直接罷相貶留正。

這個命令震動天下。

一來,宋代君主罷相,總是先示意本人自請罷政,之後君主準許,以示保全大臣體面,甚至為下一次拜相留有餘地。像這樣直接罷免,冷冰冰不留半點情面的,實在少見;二來,罷相是官場的大動作,其程序是所有官員升遷罷免的首要參照,有其不可更改和缺失的各個步驟,就連靖康時期罷免蔡京,都是臺諫彈劾百官附議皇帝批準,才實施的。

像趙擴這樣直接用禦筆操作的,實在是極其少見。

留正被掃地出門。繼任者盡人皆知,肯定是趙汝愚。他作為政變的首倡者、實施者,這點利益註定會得到的。

他幾次推辭,趙擴幾次勉強,他終於勉為其難地上任了。

趙汝愚執政,在很大層面上得到了認同。他的學識、資歷、志向,在當時的南宋首屈一指,不管是誰,哪怕是愚悍潑辣的李鳳娘,都沒法否認。

趙汝愚真的有志向,他讀萬卷書,科考殿試第一;他兼資文武,兩途為官鞭辟入裏;他行萬裏路,江南蜀川間見多了吏治貪濁民生雕敝,這讓他的正義感爆棚,使命感叢生。

他決定要傾盡一生之力,把宋朝帶回到北宋中葉時的盛況。兩者間相距不遠,他不信人力不可以回天。他深懷感慨:“……國家自祖宗開創以來,蓋歷二百三十餘年,如大廈焉,歲月深矣。棟撓梁折,曾風雨不庇矣。興滯補弊,正有賴於今日。”

振興天下,在他心中不外乎政、儒兩道。政治方面,他自任領袖。精神方面,也就是儒家教派,他選擇了當時的不二人選,那位赫赫有名的大宗師。

朱熹。

這位在中古聖人史上排名第三,僅位列孔、孟兩子之後的“朱子”,終於登場了。他被趙汝愚請出山,擔任經筵,也就是帝師。

這樣的配置,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都挑不出毛病來,堪稱最佳組合。消息一經傳出,天下立即沸騰了,但凡知道點兒帝國往事的人們,都把趙汝愚比作範仲淹、司馬光,而朱熹當然是二程。這樣一來北宋時最了不起的執政者,最偉大崇高的大宗師,都在南宋找到了投影。

這簡直是天不滅中華之元氣,突然間在黑暗中爆發出了光明!於是時人稱這時為“小元祐”。

普天都在同慶,皇宮的深處有一個人低下了頭,開始喃喃咒罵。……趙汝愚,你小子還真擔得起這個“愚”字。為啥你就這麽蠢呢,簡直比留正還討厭、還操蛋!居然敢這樣無視老子、消遣老子!

事情是這樣的,政變進行中,趙汝愚作為執行者,他對同夥們有過許諾。他說,如果成功的話,“侂胄建節,彥逾執政”。

韓侂胄從高級服務員直升為節度使,趙彥逾從工部尚書進入東府。

可是成功之後,尤其是把留正趕走之後,一切都變卦了。趙彥逾找到他,他說:“我輩宗室,不當言功。”於是趙同夥還是工部尚書;韓侂胄找到他,他說:“我乃宗室,你是外戚,怎可論功?”名正言順地,韓同夥還是高級服務員!

那為啥你成了首相?!

韓侂胄怨氣沖天,但還處在暗氣暗憋跟自己較勁的階段。以他善於觀望小心謹慎的秉性,他一定會先潛伏下來,等到時機成熟,能一擊制勝時才會報覆。

可不久之後,一件小事卻把他深深地激怒了,讓他忍無可忍地選擇了立即行動。

話說趙擴的寧宗朝的精英分子聚集地比較奇特,居然是知合門事這個位置。除了韓國戚之外,還有一位能人名叫劉弼。這人官職卑微但頗精權謀,平時冷眼旁觀,把朝局看得是清澄見底。至於為什麽一直沒有業績,這就和機遇有關了。

韓國戚那麽大的後臺,不也得和他在一個辦公室混嗎?

劉弼最近心裏也有點不平衡,他自負心胸權謀在當時的江南絕對一流,連韓國戚也不在他的眼內。那麽這次的宮廷政變,為什麽趙汝愚選擇的同夥是韓侂胄,卻不是他呢?

至少可以咨詢一下吧。

人有不平,必發之於口。劉弼有意無意地接近趙汝愚,像閑聊一樣地問:“此次新皇登基,韓侂胄頗有些功勞,想來高升指日可待。”

趙汝愚漫不經心地應了一句:“他又有什麽大功。”

劉弼轉身就把這句話告訴了韓侂胄。韓國戚大怒:“好你個趙汝愚,老子沒有大功也沒有過失,為什麽人前背後一點體面都不給我留,你憑什麽如此輕賤鄙視我?!”

但是轉瞬之間他又平靜了下來。

劉弼是不是在挑撥……帶著這個疑問,韓侂胄決定親自去試探一下。他鄭重地前去拜謁趙汝愚,希望能有個好結果,這算是給自己一個機會,也是給趙汝愚一個機會。

按說政變剛剛成功,兩人還是戰友的關系,趙汝愚無論如何也得親近些才是。不料新首相正襟危坐,岸然不語。

韓侂胄很快就告辭了。出來後,他長長地嘆息了一聲:“劉知合沒有誑我。”很好,從此之後,他知道該怎麽辦了。

趙汝愚,有你沒我!

趙皇親輕輕地揮揮手,打發走了韓國戚,仿佛揮袖拂散了一只蒼蠅一樣,只有輕松沒有不安。隨後,他集中精力興致勃勃地開始了自己的宏圖偉業。

他馬上就要和開天辟地以來不出一掌之數的大聖人合作,改造國朝扭轉乾坤了,哪有空理會一個小小的外戚、一個皇家服務員?

這是他的心思。平心而論,他實在是太輕賤韓侂胄了,視其如小人廝仆,招之即來揮之即去,沒有半點的尊重。這樣做,不僅韓同夥傷心生氣,連旁觀者都看不下去了。也有幾位大人物,如工部侍郎、知臨安府徐誼,勸趙汝愚厚待韓侂胄,使其心滿意足,然後疏遠就是,有什麽害處嗎?

節度使雖然恩數同於執政,俸祿高於宰相,畢竟只是一介粗官,連太監都兼職過,何必這樣吝嗇。

趙皇親不為所動。

國子司業葉適也同樣勸他。葉適,字正則,世稱水心先生,是南宋儒家重要分支永嘉學派的領袖,在某種程度上能與朱聖人分庭抗禮,當然,後世的影響力上就是另一回事了。他的話不可謂不重,趙汝愚想了想,既然葉領袖都說話了,怎麽都得給點面子。

幾天之後,有旨晉升韓侂胄為承宣使。

終於升官了……效果卻是火上澆油,讓韓侂胄暴跳了起來。他原本是防禦使,很低,升兩級之後是承宣使,再升一級才是節度使。也就是說,趙汝愚仍然是卡了他一級,說什麽都不讓他摸著節度使的邊兒,讓他眼巴巴地看著,就是爬不上去。這算是什麽,逗我玩兒,拿我開涮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

韓國戚怒了,他拒絕承宣使,只遷一官去當觀察使。這是再明白不過的撮火行為。你不是壓我一級嗎,我偏偏再降一級,這樣你覺得如何,高興了吧?

消息傳來,趙汝愚覺得自己是有些過分了,隨後,派人去轉達了一下撫慰之意。小韓,都是為國家服務,不要慪氣,不要計較,要以國事為重,個人待遇是小事……換來的是韓國戚的冷嘲熱諷,不遜之語。到這時,趙汝愚終於有點蒙了。

國朝史上首相剛剛上任就被小吏挑釁的事太少了。這個小小的服務生到底想幹什麽?怎麽敢跟帝國精英叫板?

韓侂胄有自己的憑借。在他來看,他有兩個非常大的優勢:

第一,他是外戚。自古外戚篡權的事屢出不鮮,是很多王朝的噩夢,亦為各代當權者提防。這的確不假,可是與皇親比起來,他就是好的了。外戚弄權是國賊,做得成功的話,會把持朝政十幾年,或者一兩代。可是皇家宗室成員一旦得權的話,就會導致篡位。

就像宋初時趙大猝死,趙二登基,之後一連九個皇帝都出自趙二血脈。

這遠比外戚可怕百倍。

第二,雙方的職務對比。趙汝愚是首相,他位高權重,與一個小小的服務員有天差地遠之別。可是,換一個角度看,知合門事交通內廷,深入後宮,與皇帝更加接近,可以隨時搬弄是非、挑撥離間。首相就不成了,他每一次想和皇帝相處,都會萬眾矚目。史上很多大事,都會在這種情況下決定。

韓侂胄坐擁這兩大先天優勢,覺得有充分的體力能和趙汝愚掰手腕兒。但是真正決定動手之後,他突然有點兒茫然。

趙汝愚不是留正。留正在光宗朝有太多的劣跡讓人心煩,扳倒他可以用挑撥的手段,並能迅速見效。可趙汝愚剛剛立有擁立大功,還素有賢名,這得怎麽操作呢?

還用之前的辦法,就算見效,也是個慢工夫……時間不等人呀。趙汝愚正在積極實施新政,等他出了成績,再動他會難上加難。

猶豫中,有個人悄悄走近了他,對他耳語了一句話,讓他瞬間茅塞頓開。

劉弼,另一個皇家高級服務員。他告訴韓國戚:“您還有另外兩件武器沒動用呢,那才是扳倒趙汝愚的關鍵點。”

禦筆和臺諫。

臺諫,禦史臺、知諫院。這兩個部門是北宋設立起來的,用以監督百官、制約相權。到了南宋,它們在朝局中的地位更加凸顯。

京官萬千,只有三個圈子。第一,三省二府。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和門下中書、樞密院,這是宰執圈;第二,給事中、中書舍人等的侍從圈;第三,臺諫圈。

這三個圈子中,論權力當是宰執圈最大,國之大政,盡出其中。侍從圈也未可小覷,官階不高,可有一樣很要命的權力——封駁。皇帝下的命令不合他們的心思,這幫人就能駁回去,讓皇帝重改。另外,他們與皇帝非常親近,能隨時提出各種建議,哪怕皇帝不聽,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上述兩大圈子集朝政權力於全部,建議權、決策權盡出其中,可以說兩者聯手,則天下盡在手中。可是,當他們面對最後一個圈子時,仍然有點兒心驚膽戰。

言官,“言及乘輿則天子改容,事關廊廟則宰相待罪。”這幫人就像宋朝演義裏的八賢王一樣,上打君下打臣,打誰誰死,打錯了沒責任。

有宋一代權臣,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都離不開臺諫,都得把這個圈子牢牢地攥在手心裏。

而禦筆,是比臺諫更直接的打擊武器。

禦筆,也稱內批、禦批。是皇帝處理朝政時的專屬指令。它直接由大內發布至朝局,不經中書擬議,繞過封駁程序,避開言官論諫。可以說是把三大圈子都扔到一邊,獨行其是,不受任何監督阻撓的快速通道。如果想從歷史上找到相似的,那就是北宋滅亡前夕的那位隱相大人。

梁師成。

梁大太監憑著這個,讓蔡太師都退避三舍,禮敬有加。

劉弼的確是個人物,他一針見血地點出了這兩樣東西,給韓侂胄的權臣之路點亮了路燈。韓國戚沈默了一會兒,暗暗地盤算:禦筆,他有把握。長期的接觸,尤其是登基之前就有的接觸,讓他與趙擴走得很近,完全可以通過操作禦筆來影響趙擴。甚至以後繞過趙擴,直接掌握禦筆也不是難事。

重點在於臺諫,怎樣把這樣獨立於整個朝綱之外的大圈子抓在一介高級服務員的手裏呢?這個命題荒誕到讓人抓狂,就像現代社會裏一個街頭小販要遙控香格裏拉連鎖飯店一樣。可韓國戚覺著自己肯定能成功。

說幹就幹,他悄悄地伸出了手。

先是要把趙汝愚的好事攪黃。

趙皇親當然知道臺諫官的重要性,上位之後第一時間進行了調整,他先是把兩個親近的原臺諫官提升,進行了內部調控。可是幾天之後,這兩位就突然被調離了。趙汝愚覺察出了反常,可是又覺得這是個好機會,臺諫官出缺,正好安排他的真正親信補上。

他推薦劉光祖任侍禦史。

首相推薦,萬無一失。可是新任的樞密位陳骙突然跳了出來,聲稱他早年與劉光祖結怨,如果劉光祖入臺,他將受到政治打擊,與其這樣,不如他現在就辭職。

趙汝愚愕然。

因為根據規定,臺諫官必須身世清白,與所有官員都無怨無恨,如果素有嫌隙不和,並且有人直面講出的話,兩者必須有一人回避。

回避者以職位決定,低者回避。陳骙是樞密使,誰能比他更高?也就是說,劉光祖沒等上任就被辭退,趙汝愚的第一步安插計劃胎死腹中了。

初戰失利,趙汝愚變得警惕,他開始了積極運作。他提議,空缺的言官人選由侍從來推薦。這樣做堪稱妙不可言:第一,可以向侍從圈示好,使宰執與侍從攜起手來,哪怕控制不了臺諫圈,也能孤立臺諫圈;第二,他相信侍從之中,正人君子還是多的,士大夫階層的元氣還在,選出來的言官一定不會是宮廷小人一夥。

他想的都對,選拔如他所願,兩個名額都被與他親近的人得到。不過可惜的是,臨上任之前突然間風雲變幻,原本落選的劉德秀,居然硬生生地擠掉了一個名額,進入了禦史臺。

理由是陛下禦筆內批。

這還搞什麽,公平競選變成了空降兵部隊。

趙皇親猛然意識到了禦筆出了問題,成了對方手裏的利器,一定得除掉。他命令言官首領之一的右正言黃度彈劾這一點。

但出手又晚了一點,黃度的奏章剛寫好,還沒呈上去,就突然接到了外調的命令。仍然是禦筆,還是沒走任何程序,命令直接生效。

黃度大怒,拒不接受調令,在原有奏章上再加了一封,彈劾禦筆這種東西本身就與宋代立國法制不符,應該取締。

皇帝無動於衷。

皇帝有權沈默,那麽只有走程序。黃度上書宰執,要求宰執為此事向皇帝進諫:從前導致北宋亡國的六賊之首蔡京就以操縱禦筆禍亂朝局,現在怎麽還能容忍這種東西存在?!

理由充分,趙汝愚乘機帶著奏章去找皇帝,要把事情徹底說清。說了半天,說得趙汝愚口幹舌燥,黃度的命運卻一落千丈:從外調州府變成了宮觀閑職。

如此當頭一棒,打得趙汝愚本人灰頭土臉,更讓他的班底們心驚膽戰。那可是言官裏的高層,說完就完了,誰不害怕!此時,趙皇親應該想盡辦法提升士氣,做一兩件奮起回擊的狠事,才能挽回局面。可是他沒有,他辦了一件讓人怎麽都想不通的事。

趙彥逾被踢出臨安,出知建康府。

趙彥逾,當初政變的真正發起者。他本是上天賜給趙汝愚的天然夥伴,兩人從出身到志向完全契合,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會團結到死黨的程度。可趙汝愚偏偏就不履行承諾,說好的官職不給,並且沒過幾天就把他貶出了京城。

這是為什麽呢?

趙彥逾無論如何想不通,難道說這個命令不是趙汝愚下的?可是簽發部門是都堂,尚書級別官員的調動必須經首相批準才能實行,趙汝愚肯定是知道的。想來想去,只有一個可能,趙汝愚過河拆橋,恩將仇報!

趙彥逾怒了,你做初一,我便做十五。

他找到了韓侂胄,說了一句話:“內禪是我倆之力,趙汝愚不過坐享其成而已。現在他身居相位,擅作威福,視我倆如無物。怎麽辦?”

韓國戚立即認可了這個同夥。

這次會面很可能被趙汝愚知道了,幾天之後,趙彥逾的調令有了更改,不去長江邊的國防重鎮建康府了,而是去四川當安撫制置使。

火上澆油,居然外調成了半流放!

趙彥逾氣到頭暈,再沒了顧忌,他在臨行前爭取到了一次面見皇帝的機會,把一份名單交了上去。他說:“老奴今去,不惜為陛下言,此皆汝愚之黨。”

這些都是趙汝愚的死黨。

這種揭發在官場上是大忌,哪怕毀了對方,也會同時毀掉自己。趙彥逾這樣做,純粹是氣到不行了,而效果也的確達到了。

趙汝愚是皇親,很多人提醒過趙擴,宗室為相淩侵君權,是趙匡胤當年定下的國之禁忌。趙擴沒信,畢竟他之所以能上位,全是趙汝愚操作的。而這時不一樣了,趙彥逾同樣是擁立大臣,同樣是皇室宗親,他出面指證,由不得趙擴不信。

至少,一片陰霾籠罩在了趙汝愚的頭頂上。

趙汝愚連戰連敗,有人坐不住了。

聖人朱熹。

朱聖人是趙皇親推薦入朝的,兩人說好了協手改造宋朝,使之政治、精神雙豐收,創南渡以來未見之美好局面,可以說榮辱與共。這時趙汝愚根基動搖,朱熹自然要出面。

介紹一下朱熹。

朱熹,生於公元1130年,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人,福建長大。字元晦、仲晦,號晦庵、晦翁,又稱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州病叟、逆翁等。履歷表裏顯示,他從小聰明,近乎於生而知之,對《孝經》等根性讀物幾乎一見即懂,懂了就有見解。

朱熹十九歲科考中舉,進入仕途,沒多久就重歸湖海,再讀詩書,開始了考問天地宇宙、思考人倫根底的大事業。

也就是在這時,他繼承了北宋的二程道統。前面“北宋卷”中,曾經詳細記敘過神、哲兩宗時期的黨派之爭,洛、蜀、朔三黨各有首領,各不相讓,最後三敗俱傷。二程是洛黨,他倆以河南農村書生的身份硬生生地與國家頂級大臣分庭抗禮,對國家大政指手畫腳,憑的就是學問。

即“理學”。

二程中小程更了不起,關鍵是活得久。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一位叫楊時,是南劍州將樂(今屬福建)人,世稱龜山先生。他南歸時,小程高興地說:“吾道南矣!”

一語成讖。

楊時傳羅從彥,世稱豫章先生;羅從彥傳李侗,世稱延平先生;李侗傳朱熹,朱熹不稱先生,稱聖人。至此,小程之學終於光大宇宙,主宰天地。

當然,朱熹之所以超越自先秦以來所有人,位列孔孟之後,排行第三,憑的不只是繼承,更是發揚。他認為“理”是一切,是先天地而生,為萬物之先的存在,是超越現實、社會等真實存在之上的一種永恒的標準。即“天理”。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看這一段時覺得雲山霧罩玄之又玄,不知所以。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可以知道它有多麽偉大。

這個“理”如此牛,無敵一樣的牛,還能有什麽物件能超越它嗎?從概念上分析,肯定沒有了。作為發現它、弘揚它的人,朱熹又應該是什麽地位呢?

讓孔孟列在前面是出於尊重而已,他應該是開天辟地重建乾坤的盤古才對!

既然賣概念,就要有盼頭。“天理”如此神奇,在朱熹的理論中,還是可以實際觸摸到的。辦法就是“格物致知”。

要做到“窮格”,格到了極處,天理自現。只有天理出現,世間才會有真、善、美;反之,破壞這種真、善、美的,就是“人欲”。所以要存天理滅人欲,建設出人世間和諧的完美環境。

如此偉岸的理論,如此高尚的追求,當然是珍貴無比的。於是,道學的傳播變得神聖、挑剔。當時有一位叫陳亮的名士曾經為道學家們畫了一幅像,非常傳神,記錄如下:

“因吾眼之偶開,便以為得不傳之絕學。三三兩兩,附耳而語,有同告密;畫界而立,一似結壇。盡絕一世之人於門外。”

這是說他們的自重。重到拒絕所有看不上眼的人,不是同黨的人。而對於這些人,這些不懂道學、不懂他們發現的真理的人,他們會非常殘忍。

“以道統自任,以師嚴自居,別曰是否,分毫不貸。”

也就是說,這票人不管你是否願意,就開始按照他們的標準來評價你的思想,分析你的行為,從你的靈魂深處尋找你之所以這樣的根源,然後分毫不差地處罰你,一點都不寬恕原諒。

這像什麽呢?

非常像歐洲中世紀時的教廷,除了沒權力把犯人綁到廣場的火刑柱上燒死之外,他們什麽都幹了。所以後世有人說,禮教殺人,道學殺人!

朱熹時代,還只是初期。到了後面,理學家們才真正露出他們兇狠酷厲的嘴臉。但是,既然要認真地、公平地說朱熹,以及他所創立的學術,那麽就一定要結合他所處的時代來評判。南宋,自從趙宋南渡之後,就一直存在著一個反思。

——為什麽會失敗。

北宋如此文化昌明,為什麽會敗給野蠻的、剛剛開化的女真人呢?!這絕對不應該。於是他們分析,尋找根源所在。當然答案有無數種,可在理學家們看來,是思想病造成的。是人的心變得貪婪,去追求財富。比如王安石等改革派,讓人的心亂了,從而天降災禍。又比如人的心殘忍了,總想著打仗,與遼國戰,與西夏戰,與吐蕃戰,搞得帝國元氣大傷,最後敗給了迅速突起的女真人……所以,戰爭是錯的,也有罪。

這些都是“人欲”。所以要破滅之,根除之!然後才會存得天理,覆歸昌明,重新振興華夏。

所以後世也有人認為,雖然理學有種種不妥、不近人情之處,但是也有它積極的一面,甚至是實用的一面,不能全盤否定。

朱熹在當時並不能統一天下學術,就算在理學內部也有不同的聲音,著名的一位名叫陸九淵。陸九淵認為“理”並不是至高無上的,與之同等的還有“心”。

“心即理”。

陸九淵痛快淋漓地說:“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萬物之理就是每個人心中之理。所謂“萬物森然於方寸之間,滿心而發充塞宇宙,無非此理”。

這個理論一經提出,讓朱熹一脈大為光火。試想,朱聖人要窮盡一生之力,玩命地格物致知,才能知道“理”是什麽,才能通過“理”去涵蓋萬物,高於一切。可陸九淵倒好,直接就天人合一了,他就是宇宙,宇宙就是他,這還讓朱聖人怎麽搞?!

一怒之下,文人開始互毆,兩人隔著很遠很遠互相交換了很多口水,有人看不過去了,索性給他們提供了個專門的大舞臺,讓他倆登臺辯論。

組織者名叫呂祖謙,時間是南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地點在信州(今江西上饒)鵝湖寺,後世人稱之為“鵝湖之會”。

這次大會上兩派各自誇耀,互相貶低,從學問辯論到人身攻擊,堪稱全武行。朱熹諷刺陸九淵的學術過於簡易;陸九淵反擊說朱學破碎支離,無法自圓其說,還吟詩一首:“易簡功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競浮沈。”朱聖人大怒,想再反駁,發覺自己詩文功底不夠,這種大會必將萬古傳頌,一旦寫得不好,將永留後世,倒不如藏拙,於是不歡而散。

時間可以驗證一切,朱熹在南宋時棋高一招,死後十幾年間就奠定了理學聖人的地位,他所提倡的理學觀念也成了官學,他註釋過的“四書”位居“五經”之前,成為後世歷朝歷代科考、官用的不二經典。

相比之下,陸九淵沒這麽風光,官方一直不大認可他。從根本上論,也是他的學術不那麽招人喜歡。領導們一眼就能看出,朱熹的理論是以先天的“理”駕馭人心,管得民眾老老實實,非常方便管理;陸九淵的心學過於註重個人心靈強度,稍不註意,就會出現思想叛逆的動亂分子。

可是,心學的先進性是無法被否定的,更是沒法掩蓋的,二百七十餘年以後出現了一個人,終於讓這一學術光耀於世間,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奇跡。

那人名叫王陽明。

回到政治上。朱熹學有所成,自然不甘寂寞。南宋四位皇帝在位時他都應召入朝,可時間都不長,都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重回山野。

每一次回山,都會增加他的名望。這是不戀富貴、品性高潔的象征。

這次不同了,朱熹清楚地知道,這是他施展報覆的唯一一次機會。趙構不是他能左右的;孝宗同樣心性堅定,尤其那時他的學術還在完善中;趙惇是個瘋子,跟誰也不講道理;直到趙擴,第四位皇帝年紀雖小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